購房合同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1.甲方土地使用依據及商品房狀況,包括位置、面積、現房、期房、內銷房、外銷房等;2.房價,包括稅費、面積差異的處理、價格與費用調整的特殊約定等;3.付款約定,包括優(yōu)惠條件、付款時間、付款額、違約責任等;4.交付約定,包括期限、逾期違約責任、設計變更的約定、房屋交接與違約方責任等;5.質量標準,包括裝飾、設備的標準、承諾及違約責任和基礎設施、公共配套建筑正常運轉的承諾、質量爭議的處理等;6.產權登記和物業(yè)管理的約定;7.保修責任;8.乙方使用權限;9.雙方認定的爭議仲裁機構;10.違約賠償責任;11.其他相關事項及附件,包括房屋平面圖、裝飾、設備標準等。
全部3個回答>購房合同中常見的陷阱有哪些?
166****1737 | 2025-02-23 07:08:23
已有4個回答
-
134****0008
購房合同中,常見的陷阱包括面積誤差、產權不清晰和附加條款。我的經驗是,一定要請律師審查合同,確保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
查看全文↓ 2025-02-26 09:13:01 -
155****7841
在購房合同中,要注意貸款條件是否與銀行政策相符,利率是否固定,以及提前還款的條款。這些細節(jié)對您的財務規(guī)劃至關重要。
查看全文↓ 2025-02-24 19:47:49 -
185****9190
購房合同里,要留意那些聽起來太美好的承諾,比如裝修標準和配套設施。要問清楚物業(yè)費、維修基金等費用,別被小字眼蒙蔽了。
查看全文↓ 2025-02-23 13:29:36 -
155****8181
購房合同中,常見的陷阱包括隱藏費用、不明確的交付標準和時間、以及不利的違約條款。我建議仔細審查合同,特別是費用和條款部分,以避免未來的糾紛。
查看全文↓ 2025-02-23 10:06:18

相關問題
-
答
-
答
我聽說開發(fā)商廣告中可能存在一些陷阱,比如夸大宣傳、隱瞞不利因素、虛假承諾等。但具體我也不太清楚,建議大家在購房時多留個心眼,多方面了解項目情況,必要時可咨詢專業(yè)人士。
全部3個回答> -
答
簽訂合同的條款要注意1、購買人的名字和身份證號2、購買的樓層和面積3、購買的單價和總價3、交房時間4、裝修標準和外墻標準5、臨時管理規(guī)約(這個是臨時物業(yè)管理協(xié)議。里面應該寫有物業(yè)管理費用價格)
全部4個回答> -
答
在二手房買賣中,法律風險不容忽視。買家應確保房屋產權清晰,無抵押、無查封,且交易合同條款明確。建議在交易前咨詢專業(yè)律師,審查合同,保護自身權益。
全部4個回答> -
答
一、定金條款陷阱一般在購房的過程中,為了保證交易完成,購房者會被要求簽訂一份含有定金條款的購房意向書,這時購房者需要將定金條款仔細看清,因為如果由于你的個人原因導致交易不成的話,你可能難以拿回定金。此外,如果出現你覺得不合理或者不清晰的條款,你可以要求對方進行修改或者刪除。二、房屋面積陷阱中介或者售房者有時為了追求**大利益,往往會在房屋面積上做文章,并且會在合同條款聲明免責,所以一定要謹慎處理。購房者在簽訂合同時,可以讓對方將公攤面積和套內面積分別明確地寫出來,并且要求在合同中附一張整棟樓或小區(qū)的公攤平面圖,同時約定好建筑面積不變而套內建筑面積發(fā)生誤差,以及公攤面積與套內建筑面積均發(fā)生變化時的處理方式。三、房屋質量陷阱目前房屋質量問題在期房交易合同中較為多見,由于房屋作為商品,購買期較長,交易手續(xù)繁瑣,與其相關的因素錯綜復雜,使購房者在簽約購買房屋時難以辨清所購商品的虛實,而只有等到交房使用之后,問題才顯露了出來。所以,購房者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記得要求將質量問題白紙黑字寫清楚,這樣才可以在問題發(fā)生時憑借依據討回公道。四、違約責任陷阱很多中介或者售房者借著購房者對于交易流程的不熟悉,以及與交易有關的相關法規(guī)知識的缺乏,便會在購房合同中做手腳,比如制定不對等的違約責任的條款。因此,購房者一定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明確違約責任。五、房屋權屬陷阱房地產合同可能會涉及到多方面的法律知識,不論是過戶,貸款,還是交定金,都需要在合同中體現出來,當然房屋權屬也不例外。不過合同中存在房屋權屬陷阱,可能售房者并不是房子的唯一主人,但是合同中并未注明共有人,這樣的話,合同就可能會無效,所以,購房者需要記得核實房屋權屬問題。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