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購房者在買房的過程中,時常聽到置業(yè)顧問說到多層、小 按建筑高度與層數的設計劃分,一般來說,1層~3層為低層住宅;4層~6層為 是指高度低于或等于10米的建筑物,一般是1~3層建筑物,如平房、別墅等。 優(yōu)點:低層住宅一般建筑結構簡單,施工期短,建造成本低廉,給人以親切安寧、有天有地的感覺,它的舒適度、方便度和空間尺度優(yōu)于高層。人們特別喜歡以此為住宅。 缺點:低層住宅占地多,土地利用率低,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難以廣泛開發(fā)。 指高于10米、低于或等于24米的建筑物。多層住宅一般為4~6層,一般采用磚混結構,少數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優(yōu)點:多層住宅一般規(guī)格(房型)整齊,通風采光狀況好,空間緊湊而不閉塞。與高層相比,多層住宅公用面積少,得房率相應提高,這是很多人喜歡多層住宅的主要原因。住多層住宅的**大好處是費用少,且和自然接近,推開窗子或許即能聞到泥土的氣息。 缺點:其短處也很明顯,樓層低的話,采光、通風欠佳,又怕潮濕。 一般而言,小高層住宅主要指7層~10層高的集合住宅。從高度上說具有多層住宅的氛圍,但又是較低的高層住宅,故稱為小高層。對于市場推出的這種小高層,似乎是走一條多層與高層的中間之道。小高層住宅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帶電梯。 優(yōu)點:小高層有多層親切安寧、房型好、得房率高的特點,又有普通高層結構強度高、耐用年限高、景觀系數高,污染程度低等優(yōu)點,很受購房人歡迎。 從建筑結構的平面布置角度來看,則大多采用板式結構,在戶型方面有較大的設計空間;由于設計了電梯,樓層又不是很高,增加了居住的舒適感。 缺點:和高層比較,小高層盡管氣派稍為遜色,但大廈視覺好的優(yōu)勢同樣具備,更兼有等候電梯時間較短,公攤面積較少的特點,且萬一出現停電,也能勉強上樓下樓。 一般指10層以上、30層以下的建筑體。因為建筑結構和建筑形態(tài)(點狀居多)的局限,房型設計難度大,要做到每套室內全明、采光通風良好是有很大難度的。 優(yōu)點:對住戶來說,視野開闊,景觀系數高,眺望性好,塵土、噪音、光線污染也少,建筑結構強度高,整體性強。 缺點:建筑造價相應提高;高層住宅電梯、樓道、機房、技術層等公用部位占用面積大,得房率低;如果電梯質量不可靠,物業(yè)管理不正常,就很令人擔心。 多為30層以上。超高層住宅樓面地價**低,但其房價卻不低。因為隨著建筑高度的不斷增加,電梯、消防等設備會更復雜,結構本身的抗震和荷載也會加強;另外,超高層建筑由于高度突出,多受人矚目,因此在外墻面的裝修上檔次也較高,造成其成本很高。 優(yōu)點:它給人以氣派雄偉的感覺,可以滿足一些消費者對視野、景觀的要求。超高層住宅一般建在城市黃金地[簡介**新動態(tài)]段(更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資源)或景觀良好的城區(qū)(更充分地發(fā)揮景觀資源的作用)。 缺點:價格高 居住在城市的現代人,已經厭倦了居住在參天的高樓內,“親近自然”也成為他們的新追求。特別是那些家里有老人的家庭,買房的時候越來越中意小高層。 1、小高層住宅在小區(qū)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上有突出優(yōu)勢。小高層多為7~10層,高度為30米左右,俯視地面、觀看景物、照看兒童戶外活動等均比較適宜,使人感到親切而不失舒展,結合總體環(huán)境可創(chuàng)造出更宜人的居住空間。 2、電梯便捷。與多層相比,小高層均安裝電梯,能免除爬樓之苦,且因層次不多,電梯服務戶數相應較少,流量降低,運行速度加快,等待時間較短,人們普遍感受到居家住行更為方便、舒適。 3、朝向良好。板式小高層由多層住宅平面發(fā)展而來,大多坐北朝南,日照充沛,通風良好,能充分滿足居民采光的要求。 4、得房率高。小高層一般在11層以下,可采用一臺電梯、一座樓梯,無須值班室,因而也就省卻了大量公用面積,得房率一般可達到80% 以上。 5、容積率合理。在節(jié)約用地這一點上,小高層相對于多層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在一定條件下,綠化率相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住宅用地的集約度;容積率相同,則可較大地減少建筑占地面積,增大綠化空間。 6、有利于開發(fā)建造和室內裝修。與多層住宅磚混結構相比,小高層住宅具有高層建筑的結構優(yōu)勢:采用壁式結構,樁基牢固穩(wěn)定,抗震性良好;室內承重墻少,便于重新布局裝修室內空間,具有較強的適用性。而高層住宅一般采用剪力墻結構,室內空間不可隨意改動,給裝修帶來諸多不便。
底層、多層、高層、小高層、超高層之間的區(qū)別有哪些?
155****2671 | 2025-02-07 09:33:38
已有3個回答
-
131****7583
底層1層,多層2-6層,小高層7-11層,高層12層以上,超高層100米以上。
查看全文↓ 2025-02-08 11:07:01 -
155****6781
底層至超高層建筑在產權、規(guī)劃、建筑規(guī)范等方面有差異,購買時需注意相關法律法規(guī)。
查看全文↓ 2025-02-07 17:52:25 -
150****3669
底層至超高層建筑,貸款利率和條件可能不同,需考慮建筑類型對貸款的影響。
查看全文↓ 2025-02-07 11:13:09

相關問題
-
答
-
答
不少購房者在買房的過程中,時常聽到置業(yè)顧問說到多層、小高層、高層,究竟它們是怎么這么區(qū)分?不同樓層有哪些特點?住哪個樓層**適合自己?買不同樓層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低層、多層、小高層、高層、超高層劃分: 按建筑高度與層數的設計劃分,一般來說,1層~3層為低層住宅;4層~6層為多層住宅;7層~10層為小高層住宅(也稱中高層住宅);11層~30層為高層住宅;30層(不包括30層)以上為超高層住宅。 低層住宅 是指高度低于或等于10米的建筑物,一般是1~3層建筑物,如平房、別墅等。 優(yōu)點:低層住宅一般建筑結構簡單,施工期短,建造成本低廉,給人以親切安寧、有天有地的感覺,它的舒適度、方便度和空間尺度優(yōu)于高層。人們特別喜歡以此為住宅。 缺點:低層住宅占地多,土地利用率低,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難以廣泛開發(fā)。 多層住宅 指高于10米、低于或等于24米的建筑物。多層住宅一般為4~6層,一般采用磚混結構,少數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優(yōu)點:多層住宅一般規(guī)格(房型)整齊,通風采光狀況好,空間緊湊而不閉塞。與高層相比,多層住宅公用面積少,得房率相應提高,這是很多人喜歡多層住宅的主要原因。住多層住宅的**大好處是費用少,且和自然接近,推開窗子或許即能聞到泥土的氣息。 缺點:其短處也很明顯,樓層低的話,采光、通風欠佳,又怕潮濕。 小高層 一般而言,小高層住宅主要指7層~10層高的集合住宅。從高度上說具有多層住宅的氛圍,但又是較低的高層住宅,故稱為小高層。對于市場推出的這種小高層,似乎是走一條多層與高層的中間之道。小高層住宅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帶電梯。 優(yōu)點:小高層有多層親切安寧、房型好、得房率高的特點,又有普通高層結構強度高、耐用年限高、景觀系數高,污染程度低等優(yōu)點,很受購房人歡迎。 從建筑結構的平面布置角度來看,則大多采用板式結構,在戶型方面有較大的設計空間;由于設計了電梯,樓層又不是很高,增加了居住的舒適感。 缺點:和高層比較,小高層盡管氣派稍為遜色,但大廈視覺好的優(yōu)勢同樣具備,更兼有等候電梯時間較短,公攤面積較少的特點,且萬一出現停電,也能勉強上樓下樓。 高層住宅 一般指10層以上、30層以下的建筑體。因為建筑結構和建筑形態(tài)(點狀居多)的局限,房型設計難度大,要做到每套室內全明、采光通風良好是有很大難度的。 優(yōu)點:對住戶來說,視野開闊,景觀系數高,眺望性好,塵土、噪音、光線污染也少,建筑結構強度高,整體性強。 缺點:建筑造價相應提高;高層住宅電梯、樓道、機房、技術層等公用部位占用面積大,得房率低;如果電梯質量不可靠,物業(yè)管理不正常,就很令人擔心。 超高層 多為30層以上。超高層住宅樓面地價**低,但其房價卻不低。因為隨著建筑高度的不斷增加,電梯、消防等設備會更復雜,結構本身的抗震和荷載也會加強;另外,超高層建筑由于高度突出,多受人矚目,因此在外墻面的裝修上檔次也較高,造成其成本很高。 優(yōu)點:它給人以氣派雄偉的感覺,可以滿足一些消費者對視野、景觀的要求。超高層住宅一般建在城市黃金地[簡介**新動態(tài)]段(更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資源)或景觀良好的城區(qū)(更充分地發(fā)揮景觀資源的作用)。 缺點:價格高 居住在城市的現代人,已經厭倦了居住在參天的高樓內,“親近自然”也成為他們的新追求。特別是那些家里有老人的家庭,買房的時候越來越中意小高層。 1、小高層住宅在小區(qū)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上有突出優(yōu)勢。小高層多為7~10層,高度為30米左右,俯視地面、觀看景物、照看兒童戶外活動等均比較適宜,使人感到親切而不失舒展,結合總體環(huán)境可創(chuàng)造出更宜人的居住空間。 2、電梯便捷。與多層相比,小高層均安裝電梯,能免除爬樓之苦,且因層次不多,電梯服務戶數相應較少,流量降低,運行速度加快,等待時間較短,人們普遍感受到居家住行更為方便、舒適。 3、朝向良好。板式小高層由多層住宅平面發(fā)展而來,大多坐北朝南,日照充沛,通風良好,能充分滿足居民采光的要求。 4、得房率高。小高層一般在11層以下,可采用一臺電梯、一座樓梯,無須值班室,因而也就省卻了大量公用面積,得房率一般可達到80% 以上。 5、容積率合理。在節(jié)約用地這一點上,小高層相對于多層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在一定條件下,綠化率相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住宅用地的集約度;容積率相同,則可較大地減少建筑占地面積,增大綠化空間。 6、有利于開發(fā)建造和室內裝修。與多層住宅磚混結構相比,小高層住宅具有高層建筑的結構優(yōu)勢:采用壁式結構,樁基牢固穩(wěn)定,抗震性良好;室內承重墻少,便于重新布局裝修室內空間,具有較強的適用性。而高層住宅一般采用剪力墻結構,室內空間不可隨意改動,給裝修帶來諸多不便。
-
答
層數不同,建筑規(guī)范和居住體驗各異。
全部3個回答> -
答
中國《民用建筑設計通則》(JG37—87)將住宅建筑依層數劃分為:1~3層為低層;4~6層為多層;7~9層為中高層;10層及以上為高層建筑。公共建筑及綜合性建筑總高度超過28米為高層,但是高度超過28米的單層建筑不算高層建筑。超過100米的民用建筑為超高層。 我國第一幢超過100米的高層建筑是1976年建造的廣州白云賓館,33層,高108米,之后除了1983年建筑成了34層的南京金陵飯店高109米以外,直到1985年才有一幢真正高度意義上的超高層建筑--深圳的國貿中心大廈,50層,高160米。目前,我們一般仍習慣于將10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稱為超高層建筑,但由于防火能力的提高,顯然100米早已不是限制我國高層建筑發(fā)展的高度界限了。 從土地資源的角度來講,城市核心區(qū)域土地資源的有限性也就意味著必須提高容積率來實現土地的集約利用。提高容積率也就意味著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內,其建筑高度將達到區(qū)域內的高值。 從當地城市或政府的角度來講,當地之所以熱衷于超高層項目,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通過超高層建造地標性建筑,打造城市新地標,提升城市形象,顯示當地城市建設與發(fā)展的政績;二是通過超高層項目,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吸引一些品牌企業(yè)入駐,進行帶動整個項目或區(qū)域企業(yè)的集聚,對于區(qū)域板塊的城市競爭力提升會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然而,超高層的興建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建的太多有可能會后患無窮。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首先,當前來講,就經濟總量與承載能力而言,除了一線城市能夠承載這么大體量的超高層項目之外,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甚至部分發(fā)展較好的二線城市沒有太多能力承載超高層項目,超高層建成**終有可能只是建成了超高層鋼筋加水泥的形,而無法運營的好實現超高層真正的城市價值所在。 其次,不少城市規(guī)劃、興建超高層項目,顯示出其在發(fā)展過程中的浮躁,一味追求硬件的“第一”,希望通過表面上的城市形象提升吸引企業(yè)入駐,但事實上并不是這樣,城市“軟件”也很重要,政府辦事效率、服務水平、市場開放程度等決定了企業(yè)是否在一個城市留得住,活得好。
-
答
多層、小高層、高層、超高層聽起來可能大家都會犯迷糊,下面小編總結了這些名詞的概念和特點,一起來了解一下。 多層 多層住宅主要是借助公共樓梯垂直交通,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它與中高層(小高層)和高層住宅相比,有一定的優(yōu)勢: (1)在建設投資上,多層住宅不需要像中高層和高層住宅那樣增加電梯、高壓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資,得房率比較高。 (2)在戶型設計上,多層住宅戶型設計空間比較大,居住舒適度較高。 (3)在結構施工上,多層住宅通常采用磚混結構,因而多層住宅的建筑造價一般較低。 但多層住宅也有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 (1)底層和頂層的居住條件不算理想,底層住戶的安全性、采光性差,廁所易溢糞返味;頂層住戶因不設電梯而上下不便。此外屋頂隔熱性、防水性差。 (2)難以創(chuàng)新。由于設計和建筑工藝定型,使得多層住宅在結構上、建材選擇上、空間布局上難以創(chuàng)新,形成“千樓一面、千家一樣”的弊端。如果要有所創(chuàng)新,需要加大投資又會失去價格成本方面的優(yōu)勢。 多層住宅的平面類型較多,基本類型有梯間式、走廊式和獨立單元式。 小高層 一般而言,小高層住宅主要指7層~10層高的集合住宅。從高度上說具有多層住宅的氛圍,但又是較低的高層住宅,故稱為小高層。對于市場推出的這種小高層,似乎是走一條多層與高層的中間之道。這種小高層較之多層住宅有它自己的特點: (1)建筑容積率高于多層住宅,節(jié)約土地,房地產開發(fā)商的投資成本較多層住宅有所降低。 (2)這種小高層住宅的建筑結構大多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從建筑結構的平面布置角度來看,則大多采用板式結構,在戶型方面有較大的設計空間。 (3)由于設計了電梯,樓層又不是很高,增加了居住的舒適感。但由于容積率的限制,與高層相比,小高層的價格一般比同區(qū)位的高層住宅高,這就要求開發(fā)商在提高品質方面花更大的心思。 高層 高層住宅是城市化、工業(yè)現代化的產物,依據外部形體可將其分為塔樓和板樓。 (1)高層住宅的優(yōu)點:高層住宅土地使用率高,有較大的室外公共空間和設施,眺望性好,建在城區(qū)具有良好的生活便利性,對買房人有很大吸引力。 (2)高層住宅的缺點:高層住宅,尤其是塔樓,在戶型設計方面增大了難度,在每層內很難做到每個戶型設計的朝向、采光、通風都合理。而且高層住宅投資大,建筑的鋼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于多層住宅,要配置電梯、高壓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門窗,另外還要從物業(yè)管理收費中為修繕維護這些設備付出經常性費用。 高層住宅內部空間的組合方式主要受住宅內公共交通系統(tǒng)的影響。按住宅內公共交通系統(tǒng)分類,高層住宅分單元式和走廊式兩大類。其中單元式又可分為獨立單元式和組合單元式,走廊式又分為內廊式、外廊式和躍廊式。 高層住宅特點 高層建筑由于其特殊性,具有迥異于普通建筑的特點。 結構高層建筑是現在科學技術的產物,傳統(tǒng)的木、磚、石材料以及結構基本上很難滿足要求,除非不計成本不惜代價。高層建筑一般以鋼材和鋼筋混凝土為建造材料,通常采用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甚至筒中筒結構形式,以保證建筑的整體結構強度。 垂直交通垂直交通是高層建筑的一大特點,由于高層建筑的單層面積不大,但層數很多,因此垂直交通量很大,一般采用電梯為主要載客工具,超高層建筑還會對電梯分組,有類似軌道交通調度系統(tǒng)的電腦進行安排調度。 消防消防是高層建筑的一大難題,當建筑高度超過50米時普通的消防車已經無能為力,所以高層建筑的消防要本著自防自救的原則,每層都要設置煙霧感應器和自動噴淋,每隔若干樓層還要設置避難層和消防水箱,超高層建筑的屋頂要設直升機平臺。 超高層 超高層住宅多為30層以上。超高層住宅的樓地面價**低,但其房價卻不低。這是因為隨著建筑高度的不斷增加,其設計的方法理念和施工工藝較普通高層住宅和中、低層住宅會有很大的變化,需要考慮的因素會大大增加。例如,電梯的數量、消防設施、通風排煙設備和人員安全疏散設施會更加復雜,同時其結構本身的抗震和荷載也會大大加強。別外,超高層建筑由于高度突出,多受人矚目,因此在外墻面的裝修上檔次也較高,造成其成本很高。若建在市中心或景觀較好地區(qū),雖然住戶可欣賞到美景,但對整個地區(qū)來講卻不協調。因此,許多國家并不提倡多建超高層住宅。 加。小高層視野寬闊、景觀美好,更是多層住宅難以企及。因此小高層在南方城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