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繼承,如果此后發(fā)生征占或糾紛,你可以為權利人。2、宅基地使用權不能變更到你的名下。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只能是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也就是只能是該村村民。《物權法》第153條規(guī)定,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農村村民要獲得宅基地使用權,應通過申請并獲得有權機關的批準。去的宅基地使用權必須具備如下條件:第一,必須具備村民資格。申請人必須是無宅基地、家庭人口眾多確需分戶居住的,因國家或鄉(xiāng)(鎮(zhèn))建設需要另行安排宅基地的或者在農村落戶需建住宅而無宅基地的情況的的村民。第二,申請人提出申請。村民首先向所在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集體經濟組織同意后將申請?zhí)峤秽l(xiāng)(鎮(zhèn))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盡量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如果占用農用土地作為宅基地,則需要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并辦理農用土地轉用批準手續(xù)。你看第一條規(guī)定。3、如果你的孩子戶口落不到你爸媽名下成為該村村民,那么以后如果這個農村住宅損毀滅失了,你在這個村就沒什么土地房屋上的權利了。
全部3個回答>想問下農村宅基地如何繼承?
144****8179 | 2019-08-07 14:30:28
已有3個回答
-
133****7148
在大陸法系物權體系上,宅基地使用權歸屬用益物權。
查看全文↓ 2019-08-07 14:31:19
一般而言,用益物權具有財產的性質,應允許流轉、繼承。但宅基地使用權是特殊的用益物權,是一項 “特殊的財產”,其特殊性表現(xiàn)為:
第一,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具有無償性。從我國現(xiàn)有的法律規(guī)定來看,農民取得宅基地使用權除交納數(shù)量極少的稅費外,無需交納其他費用,原則上是無償取得。
第二,宅基地使用權具有人身依附性。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宅基地使用權與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密切相關,一經設定即具有極強的人身依附性,禁止流轉。
第三,宅基地使用權在功能上具有福利性。宅基地使用權為保障農民“居者有其房”而設立,具有社會保障職能。 -
157****9104
我國土地和房屋是分別實行管理的。根據規(guī)定宅基地是農民基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體建設用地,農民無須交納任何土地費用即可取得,是一種福利性質的,一般來講不能繼承。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則屬于公民個人財產,可以繼承。
查看全文↓ 2019-08-07 14:31:04
實踐中,農民宅基地的繼承問題可以分為下列情況:如果繼承人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可以經批準后取得被繼承房屋的宅基地;如果不符合申請條件,則可以將房屋賣給本村其他符合申請條件的村民。
如果不愿出賣,則該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擴建,待處于不可居住狀態(tài)時,宅基地由集體經濟組織收回。繼承人是城市居民的,比照上述不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情形處理。
法律依據是土地管理法、國土資源部的行政法規(guī)、以及各省的宅基地管理辦法,在實踐中,主要是依據各省的宅基地管理條例來進行申請的。
根據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堅決貫徹“一戶一宅”的法律規(guī)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區(qū)、市)規(guī)定的標準。這個標準要根據各省自己的規(guī)定來辦理。 -
145****4157
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繼承,如果此后發(fā)生征占或糾紛,你可以為權利人。宅基地使用權不能變更到你的名下。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只能是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也就是只能是該村村民。
查看全文↓ 2019-08-07 14:30:56
《物權法》第153條規(guī)定,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農村村民要獲得宅基地使用權,應通過申請并獲得有權機關的批準。去的宅基地使用權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第一,必須具備村民資格。申請人必須是無宅基地、家庭人口眾多確需分戶居住的,因國家或鄉(xiāng)(鎮(zhèn))建設需要另行安排宅基地的或者在農村落戶需建住宅而無宅基地的情況的的村民。
第二,申請人提出申請。村民首先向所在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集體經濟組織同意后將申請?zhí)峤秽l(xiāng)(鎮(zhèn))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盡量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如果占用農用土地作為宅基地,則需要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并辦理農用土地轉用批準手續(xù)。

相關問題
-
答
-
答
不能。農民對宅基地擁有使用權,但無所有權。你能繼承宅基地上面建造的房屋,而對支撐此房屋的宅基地是不可以作為遺產繼承的。遇到拆遷的話,農村宅基地房屋的拆遷補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對地上建筑物的補償,地上建筑物,也就是房屋所有權是歸產權人所有的,作為你爺爺?shù)倪z產,你作為親屬是可以和村集體成員一同獲得補償款的。另外一種是對宅基上土地使用權的補償,土地的使用權并不屬于遺產部分,所以不能繼承。
全部3個回答> -
答
農村宅基地繼承新政策20171、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四款規(guī)定:“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該規(guī)定表明法律并未禁止農民出租、出賣住房,而是在農村村民出賣住宅以后,農民喪失了再申請宅基地的權利。2、根據《物權法》第一百五十五條規(guī)定“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消滅時,應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注銷登記手續(xù)”,該條款也表明了宅基地是可以轉讓的。3、因此我國的基本法沒有禁止農村房屋的買賣。而且從法律的效力上看,《物權法》和《土地管理法》是基本法,屬于上位法。4、國務院辦公廳1999年發(fā)布的《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土地炒賣的通知》(以下稱《通知》)第二條第二款:“農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準城市居民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得違法為建造和購買的住宅發(fā)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還如2004年11月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以下稱《意見》)規(guī)定“嚴禁城鎮(zhèn)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嚴禁為城鎮(zhèn)居民在農村購買和違法建造的住宅發(fā)放土地使用證”,從這些規(guī)定中似乎可以看出城鎮(zhèn)居民購置農村住宅是違法的。但是在一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頒布的基本法律中并沒有嚴格的禁止農村房屋買賣。上述的《通知》和《意見》是行政規(guī)章,是國務院的下屬部門作出的規(guī)章,屬于下位法,其效力遠遠不及基本法的效力,因此可以認為法律是允許農村房屋買賣。5、實踐中,城市郊區(qū)集體土地上的農村房子買賣很多,也沒有辦理過戶,拆遷時,也給 與了補償,只是價格低一點。宅基地使用權作為土地使用權的一部分,歸當?shù)氐霓r村經濟組織(村委會)所有,但公民可以依法取得對宅基地的使用權。同時,我國農村宅基地還有一定的福利性質,農民一般無償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在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后,享有長期占有、使用的權利。法律規(guī)定宅基地由村民按戶申請使用,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權應屬于村民戶內家庭成員共同共有,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權證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人只是家庭的代表人,其并不能獨占宅基地使用權。家庭成員對宅基地使用權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平等的義務,家庭成員之間對宅基地使用權沒有份額的劃分。在以戶為單位的家庭關系存續(xù)期間,家庭成員不得請求分割宅基地使用權。家庭個別成員的死亡,并不必然導致戶的消滅,也就不會產生宅基地使用權的分割問題,無法形成死亡人對宅基地使用權的個人份額。被繼承人死亡前,宅基地使用權并非其個人財產。宅基地使用權并非個人財產,自然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全部3個回答> -
答
利息就是銀行的基準利率,關鍵是外籍人士貸款會有一些問題. 現(xiàn)在部分銀行對于外籍人士,貸款要求有本地居住一年的證明,譬如納稅證明等。 溫馨提示:貸款需謹慎,貸前切勿支付任何費用!有貸款需求**好直接去銀行網點!謹防受騙!
全部3個回答> -
答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分離的,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集體,使用權屬于房屋所有人。農村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權是基于“村民”的特定身份取得,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權,不能隨意對宅基地進行處置。所以宅基地不屬于遺產,不能被繼承,繼承的是房屋。繼承人是城市居民的,可以將房屋賣給本村其他符合申請條件的,如果不愿出賣,則該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擴建,待處于不可居住狀態(tài)時,宅基地由集體經濟組織收回。 目前而言,多數(shù)地方城市居民如果有農村房屋,沒有村組織會收回的,而且有的城中村改造后一樣可以分新房子。**好跟村里干部搞好關系,繼承后沒問題。如果涉及多位繼承人的,需要公證由誰繼承,才能更改過戶。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