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建筑密度=建筑物首層面積/規(guī)劃用地面積。一般不會超過40-50%,而且建筑層數(shù)越高,密度越低。不符合規(guī)定是審批不過的,真有的話也可以去建委舉報。希望對你有幫助,望采納!
全部5個回答>建筑密度怎么算 建筑密度多少才合適?
132****4538 | 2017-02-23 10:52:59
已有3個回答
-
133****1919
建筑密度多少才合適
查看全文↓ 2017-02-23 10:56:19
雖然樓密度可以通過目測知道個大概,但具體的數(shù)值表現(xiàn)是多少才會居住舒適呢?
容積率和樓密度是衡量小區(qū)品質(zhì)的兩個重要指標。其中,樓密度是直接指標。容積率是地塊拍賣時的一個指標,但樓密度有明確說明,容積率和樓密度之間有這樣的關系:樓密度=容積率/建筑層數(shù)。
如今的高層建筑容積率一般在2.8-4.5之間,相關專家認為,樓密度為13%-20%時,小區(qū)景觀環(huán)境較好,根據(jù)以上計算公式,可以得出高層的容積率如果是2.8,那么要想小區(qū)環(huán)境好,還要住得舒適,其層數(shù)應高于14層;如果小區(qū)的容積率是4.5,那么小區(qū)的層高要高于22層,才滿足條件。因此購房者們可以參照這樣的關系進行計算自家的小區(qū)是否樓密度合適,是否居住舒適。 -
136****3395
建筑密度(building density;building coverage ratio),指在一定范圍內(nèi),建筑物的基底面積總和與占用地面積的比例(%)。是指建筑物的覆蓋率,具體指項目用地范圍內(nèi)所有建筑的基底總面積與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圍內(nèi)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
查看全文↓ 2017-02-23 10:55:27
建筑密度規(guī)格
建筑密度=建筑物的基底面積總和/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2]比如一塊地為10000平方米,其中 建筑底層面積3000平方米,這塊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 。建筑密度一般不會超過40%-50%,用地中還需要留出部分面積用作道路、綠化、廣場、停車場等。
建筑密度與建筑容積率考量的對象不同,相對于同一建筑地塊,建筑密度的考量對象是建筑物的面積占用率,建筑容積率的考量對象是建筑物的使用空間。
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經(jīng)濟性的主要指標之一。計算公式為:建筑密度= 建筑基底總面積÷建筑用地總面積
建筑密度標準
居住建筑密度指標,取決于包括院落的組織,綠地所占的比率,氣候、防火、防震、地形條件等對住宅建筑布置的要求,以及建筑層數(shù)、層高、房屋間距和排列方式等各項因素。在一般情況下,平均建筑層數(shù)愈高,建筑密度愈低。根據(jù)1980年中國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頒發(fā)的《城市規(guī)劃定額指標暫行規(guī)定》,新建居住區(qū)的居住建筑密度是:4層樓區(qū)一般為26%左右,5層樓區(qū)一般為23%左右,6層樓區(qū)不高于20%。 -
133****8433
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蓋率,具體指項目用地范圍內(nèi)所有建筑的基底總面積與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圍內(nèi)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建筑密度=建筑首層面積/規(guī)劃用地面積。比如一塊地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3000平方米,這塊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 。建筑密度一般不會超過40%-50%,用地中還需要留出部分面積用作道路、綠化、廣場、停車場等。
查看全文↓ 2017-02-23 10:53:27
建筑密度與建筑容積率考量的對象不同,相對于同一建筑地塊,建筑密度的考量對象是建筑物的占用面積,建筑容積率的考量對象是建筑物的使用空間。
相關問題
-
答
-
答
建筑密度適宜**好:容積率和建筑密度都是有規(guī)定的,不是越小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只有符合相關規(guī)定的才是好。
全部3個回答> -
答
建筑密度是以不超過30%為宜,因為要是一塊地上有超過30%地面積是用來做建筑了,再加上建筑之間還需要一定的空隙,這樣的話就會顯得這塊地很擁擠,然后住在這里面的人的舒適性就會降低,不利于樓盤的價格定位。
全部3個回答> -
答
容積率和建筑密度是衡量小區(qū)品質(zhì)的兩個重要指標。建筑密度是什么意思,跟容積率有什么區(qū)別?建筑密度及容積率多少合適?要怎么算?計算公式是怎樣的?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 一、建筑密度、容積率概念 1、建筑密度 指在一定范圍內(nèi),建筑物的基底面積總和與占用地面積的比例(%)。是指建筑物的覆蓋率,具體指項目用地范圍內(nèi)所有建筑的基底總面積與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圍內(nèi)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 2、容積率 又稱建筑面積毛 密度。是衡量建設用地使用強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容積率的值是無量綱的比值,通常以地塊面積為1,地塊內(nèi)地上建筑物的總建筑面積對地塊面積的倍數(shù),即為容積 率的值。項目用地范圍內(nèi)地上總建筑面積(但必須是正負0標高以上的建筑面積)與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值。指一個小區(qū)的地上總建筑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 二、建筑面積、容積率的計算方法 1、建筑密度計算公式 建筑密度=建筑物的基底面積總和/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 比如一塊地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底層面積3000平方米,這塊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 。建筑密度一般不會超過40%-50%,用地中還需要留出部分面積用作道路、綠化、廣場、停車場等。 2、容積率計算公式 容積率=地上總建筑面積÷可建設用地面積 1、建筑底層架空作為通道、公共停車、布置綠化小品、居民休閑、配套設施等公共用途的,架空層層高宜在2.8米至3.6米之間,其建筑面積不計入容積率。 2、建筑物頂部有圍護結構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結構(設備管道)轉換層,底層車庫、雜物間等。當層高在2.2米及以上的按全面積計入容積率,若層高不足2.2米的按1/2面積計入容積率。 3、建筑物的陽臺,不論是凹陽臺、挑陽臺、封閉陽臺、不封閉陽臺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當進深超過1.8米的各類陽臺,均按全面積計入容積率。 4、半地下室凡頂板標高超出室外地坪標高1.0米以上的建筑部分應計入地上建筑面積計算值;不足1.0米的,不計入容積率。 5、如建筑室外地坪標高不一致時,以周邊**近的城市道路標高為準加上0.2米作為室外地坪,之后再按上述規(guī)定核準。 三、建筑密度和容積率多少**舒適? 1、建筑密度多少合適 樓密度是直接指標。容積率是地塊拍賣時的一個指標,但樓密度有明確說明,容積率和樓密度之間有這樣的關系:樓密度=容積率/建筑層數(shù)。 如今的高層建 筑容積率一般在2.8-4.5之間,相關專家認為,樓密度為13%-20%時,小區(qū)景觀環(huán)境較好,根據(jù)以上計算公式,可以得出高層的容積率如果是2.8, 那么要想小區(qū)環(huán)境好,還要住得舒適,其層數(shù)應高于14層;如果小區(qū)的容積率是4.5,那么小區(qū)的層高要高于22層,才滿足條件。因此購房者們可以參照這樣 的關系進行計算自家的小區(qū)是否樓密度合適,是否居住舒適。 2、容積率多少合適 1、容積率低于0.3,這是非常高檔的獨棟別墅項目。 2、容積率0.3~0.5,一般獨棟別墅項目,環(huán)境還可以,但感覺有點密了。如果穿插部分雙拼別墅、聯(lián)排別墅?,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3、容積率0.5~0.8,一般的雙拼、聯(lián)排別墅,如果組合3~4層,局部5層的樓中樓,這個項目的品位就相當高了。 4、容積率0.8~1.2,全部是多層的話,那么環(huán)境絕對可以堪稱一流。如果其中夾雜低層甚至聯(lián)排別墅,那么環(huán)境相比而言只能算是一般了。 5、容積率1.2~1.5,正常的多層項目,環(huán)境一般。如果是多層與小高層的組合,環(huán)境會是一大賣點。 6、容積率1.5~2.0,正常的多層+小高層項目。 7、容積率2.0~2.5,正常的小高層項目。 8、容積率2.5~3.0,小高層+二類高層項目(18層以內(nèi))。此時如果做全小高層,環(huán)境會很差。 9、容積率3.0~6.0,高層項目(樓高100米以內(nèi))。 10、容積率6.0以上,摩天大樓項目。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 建筑密度和容積率是什么意思、怎么算、多少合適”的相關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問 建筑密度怎么算答
建筑密度還是比較好計算的,有一個準確的計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占地總面積/用地紅線范圍面積,乘100%。比如一塊地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底層面積3000平方米,這塊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 。凈密度越大,即住宅基底占地面積的比例越高,空地率就越低,其綠化環(huán)境質(zhì)量也相應降低。計算建筑密度主要是一個小區(qū)內(nèi),為了控制住**大允許值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證居住區(qū)居住密度和居住環(huán)境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住宅面積凈密度,是決定社區(qū)土地使用強度的重要指標。規(guī)定這項指標的**大允許值,是為制止不顧居住環(huán)境質(zhì)量而大幅提高使用強度,增加用地環(huán)境容量(建筑量和人口量)的行為。合理的建筑系數(shù)應在節(jié)約用地的原則下,盡可能滿足建筑物的通風、采光和防火、防爆等方面的空間要求,并保證足夠的道路、綠化和戶外活動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