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簡稱,它與套內建筑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積。如今,無論是高層還是多層,商品房都有公攤面積。公攤面積由什么組成?公攤面積是各產權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共有建筑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wèi)室、為整幢樓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等。公攤面積多大才算合適?對于公攤面積,不少人總覺得越少越好,這自然是對的,但目前市場中,不少人總會將得房率作為判斷公攤面積少的少有標準。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由于建筑設計的提升,不少戶型中都有了贈送的空間,無論是地下室、陽臺還是飄窗,很多開發(fā)商會將贈送面積算入到套內面積計算,由此計算對于公攤來說,面積不光一點都沒減少,相反卻能獲得很高的得房率。為此,高得房率≠公攤面積少。
全部5個回答>什么是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怎樣計算
153****5770 | 2016-06-21 10:31:00
已有1個回答
-
133****5834
不少對房地產行業(yè)還不太了解的人在買房時,可能還并不清楚了解房屋是有公攤面積的,買房時你需要為公攤面積花不少錢呢。了解什么是公攤面積、如何計算公攤面積和遭遇公攤面積糾紛該如何維權,讓你少花冤枉錢。 一、公攤面積參考標準 公攤面積目前并沒有嚴格的標準化制定,從高層到別墅,不同類型的房屋自帶的配套也各不相同,因此公攤的比例也無法設定一個上限。但是目前市場上也遵循這樣的一個公攤比例慣例: 聯(lián)排疊拼別墅,公攤為1-8% 7層以下的多層住宅,公攤為7-12% 7-12層的小高層,公攤為10-16% 12-18層的小高層,公攤為14-20% 18-33層的高層/超高層住宅,公攤為16-24% 二、如何計算公攤面積? 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筑面積 公攤系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總套數)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三、哪些公用面積才算作公攤面積呢? 人們習慣性地認為公攤面積無非就是走道和電梯,但其實像管道井、配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值班警衛(wèi)室,以及為整幢建筑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等都屬于公攤面積的計算范圍。具體來說就是—— 1.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wèi)室等 2.整幢樓服務的管理用房和公共用房的建筑面積 3.單元與公共建筑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計入套內建筑面積之外的共用墻體面積 注意:地下車庫并不能被計入公攤面積中;即便是不可銷售的人防工程地下室,同樣也不能被計入公攤面積中。 四、遭遇公攤面積糾紛如何維權? 一是直接找開發(fā)商協(xié)調 二是向測繪部門或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反映,要求測繪單位重新進行測量 三是通過法院訴訟,由法院指定測繪單位重測 三種維權辦法中,第一種辦法比較直接有效,但往往需要眾多業(yè)主聯(lián)合起來,要求開發(fā)商給出一個明確的解釋,必要時還可以通過媒體監(jiān)督解決糾紛。第二種辦法的維權成本較高,公攤面積的測量都是以“幢”為單位,一幢樓中所有套內面積之外的地方都在公攤計算范圍內,如果一戶業(yè)主提出申請,意味著需要對整幢樓重新測量,按照現(xiàn)在純住宅1元/平米、商住兩用1.7元/平米的測繪費用,業(yè)主的負擔至少在數千元甚至上萬元。通過法律途徑訴訟解決的辦法實在是無奈之舉,不僅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各種費用的支出也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說是三種維權辦法中成本**高的。
查看全文↓ 2016-06-21 10:36:00

相關問題
-
答
-
答
公攤面積算法總體公式:分攤面積=各單元的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分攤系數=共有建筑面積總和/參加分攤的各單元的建筑面積總和);高層公攤面積計算方法: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實用面積(所謂的公攤系數,也就是房屋的得房率)。公攤面積范圍1、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wèi)室,以及為整幢建筑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2、套(單元)與公共建筑空間之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全部5個回答> -
答
我們在買房子的時候很關注的一點就是公攤面積,那么公攤面積到底在什么范圍才是合適的的呢?大家買房時公攤面積主要包含里哪些部分,又該如何進行計算呢?住宅樓的公攤面積一般來說,普通的多層住宅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的系數約在10%-15%;帶電梯的小高層的住宅,公攤的系數約在15%-20%;高層的住宅相對更高一些,約在20%-25%。在簽訂購房的合同時,合同上都會注上房屋的公攤系數范圍。房屋面積以房地產交易的權屬登記中心測繪部的測繪結果為準,房產證上標注的面積也是以此為準。房屋公攤面積的算法公用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各套 ( 單元 ) 的套內建筑面積乘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得到購房者的應合理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公用建筑面積的分攤系數×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實用面積所謂的公攤系數,也就是房子的得房率。得房率標準如下:1.高層的塔樓住宅(75%——78%),公攤系數為(22%——25%)2.高層的板樓住宅(78%——85%)3.小高層的板樓住宅(85%——88%)
全部5個回答> -
答
房屋的公攤面積一直以來購房者都無法準確識別,讓人頭疼,其影響了購房者入住后的實際使用空間。而到底房屋的公攤面積怎么計算?能不能由開發(fā)商測算呢? 商品房應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包括: 1、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wèi)室,以及為整幢建筑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2、套(單元)與公共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不應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包括: 1、從屬于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2、供出租或出售的固定車位或專用車庫。 3、幢外的用做公共休憩的設施或架空層。 共有建筑面積分攤原則為: 產權雙方有合法權屬分割文件或協(xié)議的,按其文件或協(xié)議計算分攤;無權屬分割文件或協(xié)議的,可按建筑面積比例進行計算分攤。 共有建筑面積的分攤方法是: 1、多層商品住宅樓,須先求出整幢房屋和共有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再按幢內的各套內建筑面積比例分攤。 2、多功能綜合樓,須先求出整幢房屋和幢內不同功能區(qū)的共有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再按幢內各功能區(qū)內建筑面積比例分攤。 共有建筑面積分攤計算的內容如有變化,應以建設部現(xiàn)行的有關文件規(guī)定為準。
-
答
比如說樓梯間,電梯,附屬部分用處可大了,就是你不用也要交錢的地方象樓梯間、消防前室、各種機房、電梯廳、公共大堂,樓層走廊等都是公攤面積,主要是一些輔助用房,是住宅樓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部3個回答>